- 培火
- 內煉名詞。 火指人身命門真火。 意守丹田, 氣歸命門, 煉養以培真火, 故名。 《瑣言續》: 〝原夫氣行循絡, 絡塞則氣滯。 要知塞絡之物, 即惜氣御以行之精。 然則氣之不升, 精中淤故。 精之中淤, 氣不暖故。 氣之不暖, 命門衰故。 命門火衰, 神失守故。 蓋精得行以氣, 氣之得暖以神。 神旺則氣暖, 神衰則氣涼。 氣涼則精凝不化, 中受成痰, 充塞經絡, 而孔竅咸塞。 其流弊, 非惟大道難行, 性命亦難暫保。 法惟坤腹極熱以挽之。 要知精之為物, 旺氣御之, 如雲乘燥風, 升則成霞, 降則如露。 衰氣御之, 如霧乘濕風, 升成滯雲, 降化為雨。 況此陰精下注, 逗留膀胱, 偶經相火一烘, 油然外洩, 此又滯下之大弊。 若經氣御, 散至百絡, 一干風火, 變作癰疽, 或成癱瘓, 更或積久化火, 便成骨蒸, 世之癆瘵等症, 皆此物以釀成者。 古哲憂之, 此所以渝有培火之說也。 培火之說, 惟有意存坤腹, 氣歸命門。 命門之火, 視之不見, 體之則有, 神火之根。 命門火旺, 飲食之精便可化氣, 更得意注坤腹。 燥者培真土, 潤者澤百骸, 滋氣機, 以涵雷陽, 真火之用大矣〞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